第212章 一向干脆(1)(2 / 2)

云胡不喜 尼卡 3067 字 2个月前

陶因泽是个急脾气,饭吃到嘴里,有一半是要流出来的,她自己就很着急,忍不住便发脾气。静漪耐心的很,一点点地喂给她,像对个幼儿一般。

陶骧过了好久才发现,自己对着静漪和姑奶奶出了神,而其他人,则看着他们,不出声了。他轻咳了下,说:“姑奶奶,我得去司令部见父亲。回来是有公事的。”

静漪边给陶因泽擦着下巴,边看了他。

陶因泽含糊地对着静漪说:“你去。”

她明白姑奶奶的意思是让她去送送陶骧的。她迅速地又瞅了一眼陶骧,见他这就要走,陶因清姐妹并没有要出去送的意思,只好自己跟着出来。一出门,陶骧站住,等她关好房门,才说:“辛苦你照顾姑奶奶了。我见过主治医师,说是并不太好。”

“姑奶奶年纪大了,恢复的要慢一些。”静漪也没有说别的。

陶骧看到她眼中有一丝忧伤迅速划过,但随即对着他笑了笑,尽量轻松地说:“我会尽心照顾姑奶奶的。姑奶奶乐观的很,会好起来的。”

她看着陶骧将军帽戴上,向下压了压帽檐。

出去这么久,他脸上似蒙了一层风霜。肤色一深,眉眼鼻唇便更加棱角分明。

“你去吧。这里有我。”她说。

陶骧点点头,“我可能没空回家”

“我明白。”静漪说。

陶骧看她,温温婉婉的样子,仿佛什么样的事都不在她意料之外。他也没有再说什么,便离开了。

静漪倒是看着他车子离开才回病房去。

“听说是南京派人来调停的”陶因清见静漪进来,收住话头。

静漪不晓得她们在议论什么,但她一来,她们便住口,看着她的神色也有点古怪,便有点进退不得。正尴尬着,陶因润却说:“静漪知道也没什么的。这又不关她什么事。”

“的确不关静漪的事。”陶因清拿着团扇,给病床上的姐姐扇着风。陶因泽不耐烦,用她还算灵活的那只手,把扇子推开。陶因清笑着说:“可见静漪照顾的好,这会儿手劲儿比昨日还见大些了。”

静漪过来,给陶因泽喂水,问道:“姑奶奶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鬼丫头。”陶因清瞪她一眼,笑了,“南京派人来调停。我看老七乐意,手下人也未必乐意。那陆岐憋着一股狠劲儿,不把马家铲平誓不罢休。”

“有他在前,倒省了老七些力气的。”陶因润摇着扇子,淡淡地说。

静漪听着,忽觉得这语气中有些什么让她心里发凉。

调停陶骧是不会半途而废的吧。

“仗打到这时候,马家琦被俘,马家能挑起大梁来的只剩了马家瑜。都已经退无可退,一边死扛,一边向南京方面递消息。这马家瑜剑走偏锋,也算是死路里硬是想试着挑出条活路来”陶因清说着,打了个哈欠,懒懒的。

“要我说,调停调停也未尝不可接受。已经把马家逼到这个地步,余下的人短期内很难再生事端这仗打的久了,赢下来也不尽是好事。”陶因清说着,看看静漪。她正小心翼翼地照顾着陶因泽,似乎完全没有在意她们在谈些什么。她莞尔,“老七回国来,打了几仗,倒差不多都是同马家。打也算打的够了,下回换个对象不成么,老这么着也没意思。”

“你看他会愿意放过马家”陶因润拨弄着扇坠。

静漪看她手上那把满架葡萄的纸扇,摇起来简直都带着阵阵葡萄清香

“其实马家瑞已死,当年恩怨可以算已了;如今马家琦被俘,剩下马家瑜一个女人自然是独木难支她毕竟没有再向外,而是向南京求援。”陶因清说。

静漪每听到马家瑜的名字,心都像被扯了一把。

她在病床边坐下来,给陶因泽揉着手臂。

“马大小姐么”陶因润唔了一声,笑一笑,“马老贼当年也是固执,放着这么个出色的女儿不用,非用那两个草包儿子。怎么这不是现世报是什么咱们家的男人再不济,也比他们家的强上百倍。看,到头来绕了几个圈子,损兵折将,还是得靠女儿不是如今且看马家瑜的本事了。也得看老七的意思。”

“他什么意思还不是接受调停!阿驷人就在南京,消息早就递回来了。老七若是真不肯听的,就该及早下手,先把事情做个不可收拾。到时候凭谁来调停都不过是个屁!”陶因清说着,从椅子上起身。“开打的时候,我就想着这小子或许一心是要扫平马家的议和陶家什么时候打仗还议和过别说打赢了,就是输的时候,也没有过!这简直要笑掉大牙了!真以为老七会比骏哥儿和阿驷更有血性。这么一看,他还不如骏哥儿呢!”

“这怎么好比较,不是一个状况么”陶因润合上纸扇,声音越来越低,到后来竟成了姐妹俩的喁喁细语。

静漪就被这低低的声音隔在了一旁。

她手慢下来,看着陶因清在屋子里踱着步子。那步子竟是虎虎生风的,猛的一拍巴掌,说的就是“别说早二三十年,就是早十年,我带兵,未必比老七弱。这小子把仗都打到这份儿上了,说让步就让步,看回来我不把他脖子拧断了”!。陶家的姑奶奶的脾气,当真名不虚传只是陶骧果真接受调停、留马家一线生机,就是贪生怕死了这么多天,她们在家中,尚时时感到酷暑难耐。他带着人在河西作战,日间暴晒、夜间骤冷面对的除了这些,还有流血牺牲。每日战报传回来,喜忧姑且不提,那伤亡数字,到底是触目惊心的。陶骧对他麾下的士兵,可是爱到骨子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