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章(1 / 2)

熹平八年四月十二,缠绵病榻半月之久的宣景帝终于临朝听政了。

众朝臣觑见他细腻红润的脸色,暗暗交换了几个眼神:“怎么回事儿不是说面瘦如柴、将将入土了吗”

“不知啊……”

宣景帝看在眼里,呵呵冷笑,这帮狼子野心的臣子,都巴巴地盼着他入土呢吧!在寝宫躺的这些天,请求立储的折子就没断过!

立立立!老子去立鬼啊后宫佳丽没有三千也有八百吧,就没几个争气的!老子壮年登基,这都撒了三十年种了,就结出三个带把的小皇子!前几年出征死了俩,剩下的六岁稚子还是个痴傻的,怎么就没遗传到半点老子的智慧呐!

宣景帝时常站在国子监门外抹泪自怜,老子满腹的智慧竟然没有一个继承者!唯一一个有点治国韬略的……

他眯起不大利索的眼神,落在九卿之列的第四位上,二十来岁的青年身姿挺拔,眉目硬朗,这风流的样子嘛,倒有点老子当年的风范!就是手段太狠辣了,把子民交给他到底不放心呐。

沉吟片刻,他心中已经有了思量,摆摆手,打断了御史台老头洋洋洒洒的疏奏:“龙体有恙,退朝,再议!”

待那明黄衣角隐入后殿,各朝臣才弯下腰杆,拉帮结派地往外走。

当前缓步独行的,正是方才被宣景帝打量半天的大鸿胪邹钰。今年不过二十五的年纪,却是面容沉稳,颇具气势。

邹钰的母亲是宣景帝庶出的妹妹。说起来,宣景帝还是他的亲舅舅,皇位传给他也还勉强是在自家人手里。

故而两位皇子相继战死沙场后,不少官员早早站好了队,投靠了这位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本来嘛,不支持他,难不成支持先皇后留下的小傻子

脸圆腰粗的礼部侍郎快步走来,乐呵呵地道喜:“陛下着令大人您全权负责衢州事宜,委实看重大人啊!”

邹钰提步下阶,声音平淡:“衢州干旱也不是新鲜事了,棘手得很,这一去一年半载……到时,这座皇城指不定又姓什么了。”

礼部侍郎翕一翕唇,哑口无言。

也对,那衢州是什么地方,贫瘠得连个谷麦都种不出来,既要赈灾又要治理……说是倚重,倒不如是将他支开了……

礼部侍郎福至心灵,后背冷汗涔涔,觉得自己好似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走在两人右后方的靖国公也被一帮人簇拥着:“国公啊,您向来懂得陛下的心思,您说这一回……是何意啊”

“就是说啊!这个节骨眼把邹大人调离汴京,你说万一……这这这、不是给人可乘之机嘛!”

靖国公捻捻胡子,一脸高深莫测:“谁说储君只能是那一位了”

“啊”大伙面面相觑,抖着嘴唇,“不会……真是三皇子吧!”那可是个傻子啊!翰林院张政眼前一黑就要晕过去,完了完了!我泱泱恭国就要亡在这个小傻子手里了!

靖国公嘿嘿一笑:“说笑而已,诸位不要当真。”

“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

大太监常安观察着宣景帝的神色,问道:“陛下可是要宣哪位娘娘侍候着”

宣景帝面色深沉地在偏殿站了一会儿,转头问他:“朕的先皇后住在哪个殿来着”

“……回陛下,是承光殿。”

宣景帝一拍大腿:“行,去承光殿瞧瞧朕的傻儿子吧!”

常安正要摆驾,被宣景帝挥手制止了。一个傻子,还能整冠束发在殿门口等着不成

于是大腹便便的宣景帝就带着常安和两个小太监走到了承光殿。

平时坐坐步撵嗖的一下就到了,自己走了才知道,老子的宫殿真他妈大啊!宣景帝看着顶上金光闪闪的“承光殿”三个字,扶着红漆圆柱咻咻喘气。

还没靠近殿门,就听见里头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声音含糊不清地,也不知是在喊谁。

放轻脚步走近,只见祁瑞披散着头发在软榻上打滚撒泼,哭得好不可怜。

边上一群小宫女急得不得了,好声好气劝着:“殿下,您别哭坏身子了。公主待会儿就过来了……”

祁瑞不依不饶,就是哭。

常安尴尬地扯了扯嘴角:“陛下,你看这……”

宣景帝拧着眉头摆摆手,两人轻手轻脚又出了承光殿。他这才长舒一口气,好家伙,哭得他脑仁都疼了。

“他们方才说的公主是谁啊老三看起来很离不得她”

“回陛下,说的应当是长乐公主。”见宣景帝还是一脸迷茫,常安继续解释,“长乐公主的生母是甄妃,去得早,就被抱到了先皇后那儿养着,同瑞王殿下最是亲厚。”

宣景帝煞有其事地点点头,心里却想着这个甄妃又是哪个。

这事其实也怪不了他,后宫女人多如星辰浩瀚,哪能一个个记住。皇后难产仙逝后,只留下一个先天痴傻的儿子,他怕触景生情,承光殿都不大来了,只隐约记得有那么个女儿。

宣景帝一边沉思一边在承光殿后头等步辇,行到一处亭子外,远远就听到了姑娘家的笑声。

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明艳艳的红裙在一株广兰玉下跳皮筋,发髻松散跳脱,却难掩清丽的容貌。

宣景帝先是以为哪个美人在此地埋伏偶遇他,猥琐地往那丛矮灌木靠了两分。待看清小姑娘的正脸,不由一乐,这小丫头,长得真像老子啊!

转头看一眼常安,后者立马会意,低声提醒:“陛下,这就是长乐公主。”

宣景帝俊眉一挑,目光颇有几分意味深长。

祁欢身子骨不大好,跳了几下就觉得胸口闷得慌,被搀着坐到了凉亭里。

贴身宫女良言立刻围上来帮她捶肩揉腿。

祁欢闭着眼睛享受了会儿,低声问贴身宫女良言:“听说陛下今儿个上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