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听,</p>
曾夫子和丹丘生的眼睛越亮。</p>
如此一来,</p>
几乎可以解决眼下碰到的所有麻烦同时还能增加汝阳百姓的凝聚力。</p>
与大唐之前的在籍制度比起来,自家主公提出的这个户籍制度堪称完美。</p>
“主公,那首批放出多少户口为好?”</p>
待彻底弄明白了户籍制度,曾夫子急忙道。</p>
“眼下我们汝阳共有多少在籍百姓?”</p>
留作思忖,李默问道。</p>
“主公,自从各路诸侯先后立国,汝阳在籍百姓有所增加,已从之前的十五万增加到了二十五万。”</p>
曾夫子道。</p>
这些百姓都是从洛阳和南阳、平阳那边赶来的。</p>
“二十五万?那就先定五十万汝阳户口,其中三十五万农籍,十五万商籍,先到先得!”</p>
盘算一番,李默道。</p>
汝阳以后肯定是要奔着百万人口的大城去的,但现在容纳五十万人口已经是极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路还是一步一步走。</p>
“五十万?主公,那我们这就去安排!”</p>
“好!”</p>
.........</p>
内城,李默忙得不亦乐乎,一会研究人口政策一会研究商路一会商议其他,总之没有一刻能闲下来。</p>
而其他诸国,关于汝阳的话题亦是一道接着一道。</p>
大梁,太原城,</p>
一座看起来还不错的酒楼,几名文士正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p>
“诸位兄台,听说了吗?汝阳已经拿下了襄阳城!”</p>
一位身着灰袍的文士端起酒盏若有所思。</p>
“这般大事自是早已听说......等等,张兄,你该不是想......”</p>
旁边有同伴随口说道,不过待他看到文士脸上神色时忽是想到了什么,顿时露出诧异之色。</p>
“没错,我想去汝阳书院试试!”</p>
灰袍文士重重点头。</p>
“张兄,你疯了?”</p>
得到肯定的答复,同伴当即说道。</p>
话说就在不久前他们听到了汝阳要组建汝阳书院广招天下文士的事情,还传出书院院长乃是前唐大儒王之涣。</p>
刚开始所有文士都很激动可冷静下来后他们认为去汝阳书院并不是很靠谱。</p>
汝阳虽说此番大胜襄阳,但即便接受了襄阳之地地域也无法与大梁相比,而且大梁有十五万的河东军!</p>
河东军可不是寻常大军,整体肯定比汝阳军厉害。</p>
如此,</p>
大军大军汝阳比不上大梁,地域地域比不上大梁,为何要去汝阳书院?</p>
留在大梁不好?</p>
大梁之主郭子仪看起来也是一位明主,应该不会亏待大梁文士。</p>
“我没疯!”</p>
灰袍文士摇了摇头。</p>
“既是没疯为何要去汝阳书院?”</p>
同伴追问道。</p>
“眼下汝阳尚未立国,刚刚又拿下襄阳,机会很多!”</p>
灰袍文士回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