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连锁反应(1 / 2)

以下犯上,这罪名又不是蔑视、侵犯帝王尊严的大不敬之罪。

在明朝,不敬上官的罪名属实不大,文官当着领导的面骂娘,这种事情多的去了。

一些御史言官,甚至当面骂皇帝,也没见有几个被弄死。

张名振直呼内阁首辅马士英的名字,也就挨警告处分,最多打几个板子

“这罪末将认了”

张名振冷笑一声,昂首挺胸,往前一站,朗声道:“末将以下犯上,自知有罪,然臣是军人,当以军法从事”

忽然,他对身后的亲兵喝道:“来人,行军法”

两个亲兵毫不犹豫,举起哨棍便打向张名振款实的后背。

“嘭嘭”

军棍的力道很大,棍棍暴击。

那两个亲兵好像和他们的将军有仇,一个个下手贼狠,只几下,就听咔咔两声,两条哨棍竟被打断了

兵部衙门前的这些文武官员,饶是见过大世面,但也没见过这样的阵仗,皆是瞪大了眼睛呆住。

朱以海一脸郁闷,暗道这家伙够狠

阮大铖嘴角微抽,脸色有些发白,说道:“今日之事便作罢了。”

说完,转身进了兵部衙门,还不忘狠狠瞪了眼职方郎武愫。

围观的众官渐渐离去,大感今日有趣。

“张将军的手段,孤甚是佩服”朱以海上前安慰。

“鲁王殿下大义,侯服感激不尽。”张名振抱拳下跪。

“张将军快快请起”

朱以海将他扶起,一副明主遇贤臣的姿势。

张名振治军有方,人狠话不多,是个有魄力的家伙

如此人才,定要收为己用。

其实,按照历史发展,张名振也会是鲁王的第一战将,他一辈子忠于鲁王朱以海,一心抗清,鞠躬尽瘁,终因国恨家仇,郁积于心,死于军中。

正因如此,当朱以海得知被刁难的将军是张名振时,他才挺身而出。

换做别人,只当是看戏了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可以遴选人才,遇到人才能有所准备,循循善诱将他们提前骗到自己麾下。

二人辞别,朱以海兴高采烈的返回龙泉山庄。

走到半路,这才想起自己原本是准备去礼部办事的,于是又回头。

兵部一事由阮大铖上报首辅马士英,言说鲁王不安分,务必惩罚。

马士英不由大怒,随后他知道原由,却是张名振不愿向兵部职方郎下跪。

“此事关于文武之争,暂且搁置”

开玩笑,这都什么年头了还想着以文压武呢

不知道江北那帮大爷都闹腾什么样子了

前天史可法自淮扬奏报,江北四镇的几个总兵为了抢扬州城,兵戎相见,居然打起来了,视当地文官如草芥,说杀就杀了

四镇的高杰和刘泽清,眼下正与东林党诸人撕逼,那帮匹夫甚至直言要杀尽朝武之争。

马士英脸上焦虑:自己的人,绝不能掺和进去

至于鲁王,不过是个皇室的纨绔子弟,历代鲁王都是些什么货色,你不清楚吗

再说,当今皇帝也是藩王出生,受过屈辱,难逃途官白眼,必然对鲁王有同病相怜的情绪。

处罚鲁王,不是往皇帝脆弱的心灵上敲锤子吗

鲁王大闹兵部一事,经过多方渲染,传遍直隶,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仅此而已

“阮大铖怎么成兵部侍郎了”

这是所有东林党人发出的疑惑。

原本朱以海脚踢职方郎的劲爆一事,被所有人忽视,他们的目光全都投向了阮大铖。

原因很简单,阮大铖的名声太臭了,阉党身份,现在又出现在东林党的大本营,这无异于隔壁老王名正言顺地住进家里

最重要的是,他能上任三品兵部侍郎,是需要经过内阁走程序的,为何我们东林党没得到消息

通过多方打探,东林党终于知道怎么回事了。

原来是马士英耍了个小手段,他趁着内阁大臣高弘图出差的机会,自己写票,然后自己盖章批准,趁别人没注意到就走完了整个流程,阮大铖走马上任,穿上了三品朝服,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兵部衙门。

消息一出,整个朝堂炸锅了。

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马士英和臭名昭著的阮大铖有一腿

东林党最擅长什么骂战

第二天的朝会,众人大骂阮大铖,连马士英也跟着一起骂,甚至直接问候他祖宗十八代。

面对口诛笔伐,兴师问罪,马士英确实有些扛不住了,开始出面解释。

他说自己跟阮大铖没什么关系,纯粹是看重阮大铖的才华,绝对不存在道听途说的那种基友关系

东林党有人说,阮大铖是先帝钦定的阉党欲孽,你马士英这么做不是给他翻案吗

这种人都能翻案,整个阉党不都要洗白了是不是还得给魏公公立碑

马士英当即反驳,表示自己跟阉党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更不存在替阉党翻案。

“这些都是谣言,我自己都很鄙视那些败类”

马士英口才很好,能吹也能说,一边大吹大擂编理由,一边指天发誓。

“我马士英要是替阉党翻案,那就是身犯众怒,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能把堂堂内阁首辅逼成这样,连御座上的弘光帝都惊恐了,对东林党越发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