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不谋而合(1 / 2)

孙权谨慎的眨着眼睛,笑着对鲁肃道:“子敬,子布说的非常正确,就依他之意吧”

“主公”鲁肃还想说点儿什么,却见到孙权伸手,做了个让他停止说话的动作。

鲁肃顿了顿,从孙权的表情来看,应该还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并且当着张昭的面不好说。

孙权见鲁肃领会到自己的意思,又道:“行了,你二人先行退下,我自有安排。”

张昭与鲁肃齐齐的向孙权恭了恭手,然后就告退了。

二人走到堂外,很有默契的停下了脚步,张昭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瞄了鲁肃一眼,道:“子敬,主公比你我更懂得其中的利害关系,孙刘联盟来之不易,主公不可能轻易破坏掉的,更不会中曹丕的奸计,倘若程普去上任,无疑就是自讨无趣,有这功夫,倒不如在家里好好的睡上一觉,至于想收拾刘备,等到主公想收拾的时候,主公一声令下,先夺回荆州,再夺回刘备的地盘,根本不是问题,现在刘备正在蜀中,只怕也难成气候。”

鲁肃轻轻一笑,道:“子布说的对,主公当然比我俩更懂得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主公最后到底会做出何种决定,咱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张昭看鲁肃满脸得意之样,有些笑不出来了,又回望孙权一眼,难道这小子在耍心机吗

倘若孙权真要派程普去的话,我以后就什么事都不管了,让他什么事就问鲁肃就行了。

看到鲁肃已经甩着衣袖大踏步的走了,张昭也加快了脚步。

晚上的时候,孙权亲自到了鲁肃的府上,礼毕之后,二人分宾主落坐。

孙权对鲁肃道:“子敬,你可知道,我白天为何让你们都先退下吗”

鲁肃道:“主公之意,在下自然心领神会,张昭在江东资历甚高,主公是不想薄了他的面子,其实在下知道主公,是主张程普去襄阳的,无论如何,有了天子诏,咱们就处于占理的一方,谅他刘备也不敢不遵天子诏,倘若不遵,咱们就再到天子面前告他一状,然后刘备虚伪的忠于汉室的嘴里,将被揭穿,他就会成为众失之的。”

孙权点头道:“不错啊子敬,这一点你的看法,与我不谋而合,刘备白捡了个皇叔的名头,既然他捡了这个便宜,就更应该遵天子诏书,倘若不遵,必定受世人唾骂。刘备此人,向来虚伪,比任何人都注重他的名声,我相信对名声受损的事情,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干的。”

鲁肃拱手笑道:“主公英明,将刘备的心理摸得死死的,就像当初咱们同意借荆州,签的只守不攻的协议一样,其实主公早料到刘备在拿了荆北四郡之后,一定会北伐的,孰不知这些都是在主公的意料之中的,这都是主公设下的套,目前看来,刘备已经跳进了主公挖的坑里,等我们想收拾刘备的时候,只管在上面往坑里扔土就行了,到时候刘备必死无疑。”

每每提到此事,孙权都无比的骄傲,这一步棋是孙权目前为止,走得最漂亮的一步棋,他把刘备行为,以及刘备下一步要做的事情,都猜得透透的,就等时机成熟,给刘备来一个惊喜了,虽说刘备身边不乏能人,诸如诸葛亮、许攸之辈,但目前为止,他们还没发现这是一个坑,并且许攸还将这个坑越挖越深,已经到了爬不出来的地步了。

孙权禁不住笑了笑,道:“子敬,此事万不可张扬,要绝对的保密,此番程普去襄阳,仍然要谴责刘备擅自用兵,不遵协议之事,并且态度依然要强硬,不然不足以表现我们的愤怒,如果我们不愤怒了,他们定然会有所怀疑的。”

鲁肃道:“主公英明,倘若程普能到襄阳上任,那咱们就又多了一块地盘,还能在襄阳招兵买马。”

孙权道:“子敬言之有理。”

正在这时,程普来了。

鲁肃觉得很奇怪,孙权要议事,干嘛要在自己府上呢,不该在议事堂吗

孙权将此事解释清楚了,在议事堂就是谈论正事了,张昭一定会赶去的,如果在鲁肃府上,就可以避开张昭。

按说江东之主讨论事情,不避忌讳任何人的,奈何张昭是自己哥哥临死前的托孤老臣,他的话有时候不得不听,就算是不听,也不能明着顶回去,这样的话他那张老脸就无处放了。

程普接到孙权的指令后,便踏上了到襄阳上任的道路。

许攸近些日子也已经是摆烂状态,他隐约感觉到江东会来人,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因为江东一向就是这种做事风格的,有些事情明知道没有用,却还是要去争一下,这样就证明他们不会忍气吞声,证明他们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其实

如果孙权真就忍气吞声的话,许攸倒觉得孙权是聪明人,现在看来,孙权并没有多聪明,越是证明自己不能忍气吞声,他就越没本事,光谴责有个屁用,这边该怎么办怎么办,就是最近天子诏一出来,弄得许攸不知如何是好。

没有人比许攸更了解刘备了,他可是很在乎这个皇叔的名头的,如果不是当年刘协叫了刘备一声皇叔,谁承认他是皇叔啊,就刘备早些年跟人说他是皇族宗亲,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吹牛的,觉得这卖草鞋的简直疯了,妄称自己是皇叔。

但是自从刘协叫了刘备一声皇叔之后,天下再也没有人嘲笑刘备了,然后刘备无论投靠谁,谁都得尊称为他一声皇叔,毕竟这名头可是陛下叫过的,没人不尊敬刘备的。

刘备自己也非常的懂得利用皇叔这个名头,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到处骗吃骗喝,不管怎么说,人家有这本事,有很多人说刘备虚伪,刘备的仁义是装出来的。

许攸觉得仁义这东西,无论是装出来的,还是真的仁义,只要能全力的帮助别人,就行了,真假无所谓,就像你吃饭一样,最终的目的就是顶饿,不管是吃的汉堡还是面条,吃饱就得了,这是最关键的。

刘备的仁义早年表现在救陶谦,后来表现为不夺刘表基业,以及等到刘璋派人杀自己,他才反抗,这些都是一个仁义之君的正面形象,无论如何,人家刘备是真的做到了仁义。

如果刘备是假仁义的话,诸葛亮也不会出山辅助他了。

包括后来举兵七十万伐吴为关羽报仇,刘备都始终坚持一个义字,刘关张三结义,誓同生死,关羽被吕蒙害死,刘备不可能不为关羽报仇的,那样桃园三结义的誓言就不复存在了,刘备伐吴就是一个理由,为关羽报仇,顺道把东吴的地盘全收了,可以说这一举成功的话,便是一举两得,如果不成功的话,至少刘备在义这方面没输,为关羽报仇这种兄弟义气,是值得人们尊重的,举七十万大军为关羽报仇,相信关羽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安慰的。

对于后来刘备伐吴的事情,诸葛亮反对刘备,有自己的出发点,诸葛亮从隆中出来前,便制定了先三分再一统的策略,直到刘备称帝,诸葛亮依然是坚持这个想法的,只不过后来关羽死了,诸葛亮仍然没有摸透刘备的心思。

刘备不想背上不义的骂名,刘备伐吴就是为了义气,就是为了早年桃园三结义的一句话,誓同生死,不能同生,但愿同死。

关羽的仇不报,刘备的心是不会安静的。

然而刘备这想法,不被诸葛亮理解,同样的,也不被赵云理解,刘备若一生不坚持仁与义这两个字,只怕也难当上皇帝,可谓是成也仁义,败也仁义,其实严格来说,刘备并不算失败,他是成功者,他比袁绍袁术,以及之前的十八路诸候等人要成功的多,至少天下三分,他得了其一,刘备已经死而无憾,唯一的遗憾是他未能替关羽报仇雪恨。

关于让不让程普来上任的问题,老张专门儿上书请教了刘备,弄得回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听说路上跑死了一匹好马,把许攸心疼得不要不要的,那马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凭什么要累死

刘备的回信干净利落,让许攸与老张相机行事。

刘备这话就说得有水平了,他不给明确的指示,分明就是一种耍流氓的甩锅行为,将来许攸与老张擅作主张,将此事处理得不当的话,他当即就能问罪,老张是他的结义兄弟,自然不会受到太大的处罚,许攸可就苦逼了,没有任何的靠山,全靠自己的才华来混的,说实话有些站不住脚。

无论如何,许攸能读懂刘备的意思,试问一下,谁想把打下的地盘让别人来管呢除非这人是傻子。

就抓住这一点,许攸也得想方设法的把程普给弄走,明着轰走是不可能的,得让程普自己走,不然事情就会恶化,毕竟人家可是拿着天子诏来的,刘备是什么人天子的叔叔,天子的叔叔都不遵天子诏的话,那刘备这个人设就崩了。

老张今天正要回南郡,一听到程普居然要来襄阳上任,立马就不走了

现在程普就领着随身的五百名士兵,在襄阳城外等着,就等着许攸开门让他进去呢。

许攸与老张二人在议事堂商议此事,关于让不让程普进城的事,今天必须弄一个最终答案,之前老张老是一口否决,那是一时的冲动之语,当不得真的。

“翼德,现在程普拿着天子诏在城外,我们得赶快开门啊。”

张飞道:“甚的天子诏还不是曹丕小儿自己写的,有本事让天子亲自来跟咱们对峙,看看是不是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