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正文卷第3章王上加白都没动力沈树人并不知道屏风后还隔墙有耳,所以继续跟潞王谈笑风生了一会儿。
就算知道,他也无所谓。
一个大男人还怕人看他正愁找不到借口搭上潞王这条线呢。
而一盏茶的工夫客套下来,沈树人对潞王的了解,也加深了不少。他发现了一些值得欣慰的点,但也有一些难办的点,算是喜忧参半。
欣慰的是,潞王确实是软弱甚至懦弱之人,怕事,可欺。
将来要是真能用他当傀儡,那是基本不用担心类似于“刘协始终心存除掉曹操的念头”的风险的。潞王多半会乐于当甩手掌柜,学鸵鸟什么都不管。
只要管好他身边的信息渠道,不给其他野心家接近潞王实施挑唆的机会,基本就稳了。
而另一方面,潞王身上让沈树人郁闷的点,同样也是因为他的懦弱、躲避世俗名利和野心。
一个完全没有世俗野心的人,还怎么提前烧冷灶形成利益绑定
沈树人要是跟姚广孝找朱棣似地,直接说“咱有個计划,将来可以给王爷加一顶白帽子”,绝对会把潞王吓尿,让他当做什么都没说过
这一点上,有野心的福王,就相对好办多了。沈树人一进城他就来套近乎表达感恩,沈树人要是有想法,绝对能一拍即合。
可惜了,有野心的沈树人不想扶,没野心的又不好太早扶。
如果就这么顺其自然,什么都不做,那对潞王的结交和扶持,至少要再拖延一年多了怎么着也得拖到李自成真的快打到北京城的时候,再说那些话,才显得没那么大逆不道,显得只是想给大明江山留个退路。
沈树人试探了一会儿,实在是找不到突破口,
他只好没话找话,再说一些谦虚的话,展示自己谨慎的人设,让对方进一步放松戒心,为将来做铺垫。
沈树人甚至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对方实在没野心,那就真等一年多又何妨,到崇祯快死时,再来挑明最后一层窗户纸,也来得及。
于是,沈树人针对朱常淓刚才的称谓,谦虚地指出了一个错误:“王爷不跟下官见外,那是王爷礼贤下士,不过称谓上,还是谨慎为好。
王爷以后还是直呼下官名讳,或者称官职也好,贤侄实在是不敢当王爷乃当今皇叔,连陛下都是您之侄,下官一介外人,如何当得起贤侄”
朱常淓原本聊得正热络,被他这么一打断,表情略微有些尴尬,意识到自己为了表达感激亲近之心,用词有些不谨慎了。
他连忙补救了一句:“沈抚台是我们全家救命恩人,那就称世侄好了,只当孤与沈尚书平辈论交。对了,还未问起沈抚台具体年庚,曾与朝中哪家高门联姻孤总没占你便宜吧”本章未完,点击继续gtgt
世侄这个称呼,就挑明了绝对没有亲戚关系,只是以世交论。所以哪怕朱常淓的血缘侄儿是崇祯,是皇帝,他称别人世侄,也不存在过分抬高对方身份的问题。
沈树人对这种问题当然是毫无必要隐瞒,直接实话实说:“下官今年实岁二十有二,过完年就二十三了。这不是自从入仕以来,战乱不断,连年辗转,至今未娶。”
原本朱常淓问年纪,也就是随口一说,转移话题,听了这个答案后,他却是颇为惊讶,生出了更多好奇:
“周岁二十二还不曾婚娶连定亲都不曾定么那还真是勤于国难了。不过,如此年纪,孤称你一声世侄,也不算占你便宜了。
有句话,孤还是要劝,纵然随军辗转征战,来不及娶妻,也可以先定一个么,世侄也别过于自苦了。令尊沈尚书,应该也想早点有孙辈吧,世侄可有其他兄弟已经婚娶了”
沈树人叹道:“惭愧,先妣就生了我一个,家父续娶后母之后,倒是又生了几个弟妹,不过如今尚且年少,没有年满十五岁的。
下官一直未娶,一方面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有苦衷下官升迁太速,陛下又不愿看到封疆大吏之间勾连联姻。
下官为了避嫌,这官越做越大,就越不能找门当户对的朝中重臣联姻了,这也是为了大家好。这番话,说来有些不当,王爷就当是听过就算吧,下官与王爷一见如故,推心置腹,才这般实言相告。”
朱常淓听着听着,心中也是微微一凛。
说实话,刚才刚听到沈树人说他没有娶妻连定亲都没有,朱常淓直觉就闪过一个念头,觉得可以考察一下对方,能不能招为女婿。
这倒不是朱常淓不把女儿的事当回事,轻率乱定。
而是沈树人确实优秀,年纪轻轻身居如此高位,又有文采又有谋略,而且看上去还高大健壮,一看就不用担心跟其他文人那样病恹恹的女儿嫁过去将来不幸福。
所以,凡是如今朝中达官显贵,只要跟沈树人聊过,知道他没娶妻,而对方家里又有女儿或者妹妹年纪合适。下意识脑子里冒出这种念头、把对方当准女婿去审视,都是正常的。
别说达官显贵了,就算是崇祯自己,沈树人要是过几年再去北京,他说不定也会考虑能不能把女儿坤兴公主拿来笼络沈树人只是坤兴公主年纪太小了,如今才崇祯十五年,坤兴公主才虚岁十三岁,过完年也才虚岁十四。
但是此时此刻,沈树人推心置腹说出了“怕被人嚼舌头,官做大了反而不便跟高门大户联姻”这些理由后,朱常淓也稍稍冷静了一些。
他是藩王,还是皇帝血缘最近的叔叔,如果随便跟封疆大吏联姻,怕是陛下那边也会有猜忌,那不是多生事端了么本章未完,点击继续gtgt
所以,不管这事儿最后如何打算,肯定不能私了。
就算将来有想法,也得公事公办,比如想办法试探一下陛下口风,看看陛下能不能赐婚。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朱常淓还是很疼女儿的,他没有儿子就这么一个女儿,当然会考虑女儿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
眼看相谈甚欢,朱常淓一看时间也聊挺久了,出于礼貌,就留沈树人用饭,沈树人自然不会拒绝。
吩咐下人备宴的同时,朱常淓也引着沈树人起身去后院,顺便改聊一些轻松的话题。
朱常淓好琴,很自然一边走一边就说到了琴曲和鉴赏的话题上来。
沈树人不怎么会弹琴,但对于古琴的鉴赏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只聊不弹的话,绝对会被人当成高手
说来也是惭愧,他对音律琴艺的鉴赏,全都来源于他家中收养的那几个美婢侍女。
陈圆圆是昆曲天下第一,李香君是南曲天下第一,二女也都是弹琴的顶级高手,还饱读诗书琴谱、曲艺鉴赏。其他董小宛也是懂琴艺的,只是没陈李那么绝顶,连偶尔来做客的卞玉京,音律造诣也远在普通琴师之上。
沈树人哪怕只是在床笫之间被动接受曲艺调教,几年下来,也基本上懂了个七七八八,聊起来头头是道。
所以只是稍微说了两句,朱常淓对沈树人就又生出一两分知己之感,他是真没想到,沈树人居然这么懂行。
“沈世侄居然还精通音律那真是文武全才,修养深湛了。不知世侄对鸥鹭忘机这首曲子的技法和鉴赏,有什么心得么”
沈树人正要回答,两人已经转过屏风,从后堂来到院中,沈树人忽然听到前面一阵细碎的脚步响,但也没在意,只是中肯地点评:
“鸥鹭忘机也算古琴名曲了,下官记得王爷所著古音正宗,便有收录这首曲子吧,技法也应以古拙质朴、中正平和为上。
然而,淡泊以亲近天地自然,固然是好,但也得分人分时势。如果是空无一人的海滩,只有心无旁骛之人,海鸥自会垂顾。但如果是腥风血雨的海滩,或者俗人云集,又哪里有净土,给心无旁骛之人亲近自然
无欲无求就能远祸,这是不假。可是欲求不仅有内心主动生出的欲求,也有身份带来的身不由己。
南唐李后主,何尝不愿一直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可宋太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后主想无欲,他的身份本身就是欲了,摆脱不掉的。
李煜赵佶之流,皆是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对于他们来说,最上的人生道路,就是一开始便没生在君王家,但为太平盛世富家翁,可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琴棋书画。
其次,实在躲不过生在了帝王家,便当祈祷如季汉后主刘禅,得贤相如诸葛亮,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无论胜败,总统如故。刘禅只管祭则寡人、政由葛氏,来个虚君实相。本章未完,点击继续gtgt
最悲惨的命运,便是如李煜赵佶他们实际遭遇的那般,为时势所驱,身不由己,又无法脱身于治国,又治不好,最后也罢,说这些不吉利的作甚。是下官煞风景了,明明只是聊古琴曲的。”
朱常淓听了,也是有些警觉,他总觉得沈树人话里话外,似乎有把他和李煜赵佶类比的意思,但他又拿不出证据。
或许,沈树人只是在拿他的艺术才华,和李煜赵佶对比吧,没有及于其他方面。
不过,这也在朱常淓心中埋下了一个种子:像李煜赵佶那样的人,如果被逼做了皇帝,或许学刘禅,擅长用人,得到贤相后无条件信任重用,才是最容易得善终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