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草原封国(1 / 2)

对于皇太孙的册立,朝堂百官可以说是众生百态。

有高兴的,有无所谓的,也有失落的。

但总的来说,还是支持的人占多数,剩下的也大多都是无所谓的,真正失落或者有其他想法的人极少极少。

“朕此番御驾亲征,虽然未能灭杀鞑靼部的可汗本雅失里,但这鞑靼部剩余丁壮也就几万人,这鞑靼部差不多也算是平定了。”

朱棣完全无视了朝堂上的众生百态,直接把程序带到了下一项大朝议之中。

“现在,鞑靼部的旧地也是我们大明的国土了,可是这草原地广人稀,大军久驻耗费甚巨,但若是放任不管,用不了多少年就会再有其他的草原各部重新崛起,继续为祸。”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得不防。”

“为避免重蹈历代之覆辙,草原绝对不可弃之不顾,为此朕苦思良久,终不得妙法,但就在朕为之苦恼的时候,皇太孙偶然间所得之物让朕豁然开朗。”

“是以,朕决定命宗室藩王外镇草原,行移封戍边之策”

让藩王们移封草原这事儿其实早就定下来了,不过今天是奉天殿大朝议,移封草原又是大事儿,再加上涉及到了违背祖训这件事儿,朱棣还是有必要拿出来说一下的。

毕竟,这可是国家大事。

“自即日起,草原封国的钱粮开支、丁口等全都由藩王们自行筹措,若是有所需要,则必须从朝廷、内廷评价购买,不白拿国库一文钱、一粒粮食。”

“封国增设国尉府、国相府协助藩王治理封国,国尉、国相以及封国一众文武官员皆由朝廷指派。”

“同时为各草原封国增设护卫司,但不可逾太祖高皇帝所定三护卫所之总数。”

“草原封国内除诸藩王及其子嗣外,封国内文武官员等开销皆由众藩王各自承担,自食其力。”

“最后”

“放开诸藩不可参合四民之业的限制,允许诸藩以农牧之业谋生,建设封国。”

“封国所有产出皆要按照朝廷的规矩,缴纳赋税”

“诸位,可有意见”

之前虽然商议过让众藩王移封草原的事情,但却远不及现在这么详细,上次御门听政的时候也就是简单的说了一下移封以及太祖之制的事情,但这次朱棣拿出来的可是完备的计划。

有了之前御门听政的事情在前,现在所有人竟然都觉得朱棣所说的还可以接受

首先,这事儿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不能放弃草原这块地方。

让藩王移封草原,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众藩王在经济和武力上的不足以及无以为继的情况。

封国自治,但官员却要由朝廷指派。

这放开了权限,但真正的命脉还是掌握在朝廷的手里,不用担心别人像朱棣一样再来一次“清君侧,靖国难”。

增设护卫所,这弥补了众藩王在武力上的不足。

因为要面对瓦剌,所以增强藩王实力这事儿肯定是要准备好的,增设护卫所,但却不超过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三护卫所的限制,也算是可以。

放开农牧之业,这是给了藩王们自治的本钱,以及促使他们同意移封之策。

没有钱粮,那些藩王们虽然不见得为违抗旨意反对移封,但时间长了肯定还是要出事儿的,甚至会再来一次靖难之役。